官晴:从海峡寻新到哈佛的修行路,和平的行动者 | 世青News
世青News是世青创新中心旗下的一个青年访问栏目。我们通过采访杰出青年代表向大众,特别是新一代青年传递”全球化视野,青年化视角“的理念,从而鼓励青年参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国际视野,推动跨代际对话和行动的创新型项目。
官晴,海峡寻新香港论坛创始人,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以及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后到台湾大学就读政治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就读东亚研究硕士,现已毕业。
海峡寻新香港论坛简介
海峽尋新論壇(Strait Talk)是一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立場中立、跨國跨校、創新求變,致力於尋求海峽問題和平新解的學術討論會。海峽尋新論壇现在美國的布朗大學、加州柏克利大學,以及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四地设有分会。香港論壇是海峽尋新首個於亞洲舉行並以普通話(國語)為語言的分論壇。香港論壇完全為學生自發組織的民間活動,立場中立,唯一目的為在和平宗旨下促進兩岸四地青年間的彼此瞭解及深入交流。
官晴为了近期举办的第八届海峡寻新香港论坛来到香港,那是她8年前亲手创办的。她很有意思,不是在于她来自哈佛或者去过清华,港大以及台大,更甚至还不在于创办了这个论坛,而是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具备了探索新鲜事物的勇气和创造事物的魄力。
举办论坛的初心
之前我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参加完海峡寻新论坛(注:海峡寻新(Strait Talk)于2005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创办,并在2009年在加大伯克利开设第二个分论坛。官晴回来和港大团队一起创办了香港论坛)之后觉得很受用,因为冲突背后的根本是人性。我希望让大家去理解台海冲突,而且这种方式非常新颖,我希望能把我曾经历的这份感动带给更多人。两岸交流的机会很多,但真正深层次与走心的活动比较少,而这正是海峡寻新的特色。在美国举办的缺点是地理位置较远,而且用英文的沟通效果自然不比用中文母语来得方便 。我是希望让大家能更近更便利地交流,香港就是很好的地点。刚好当时回来港大也有幸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出色团队和我一起打拼。
我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开始做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牺牲的准备。当时我筹备的时候是大四,所以也计划了哪怕快毕业也要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因为大四下学期就要办出来,压力很大,所以我几乎放弃了学业成绩、GRE这些,全都在做这个事情。另外我要感谢团队,大家的凝聚力特别强,而且每个人都是具有杰出个人素质的精兵强将 。其实后来在团队组建起来之后,我发现这件事从最开始的只是为圆满自己的一个心愿转为了对别人的承诺和责任心,我不想辜负团队成员和合作方对我的信任;同时这种压力也转为动力。
对于论坛未来的计划
没有很大的奢望,因为首先得办下来,需要有能届届传承下去的组织者,能力还要足够可以,我们也需要调解员,外部环境也要符合。先站稳脚跟吧,经营好现有的四个论坛已是不小的任务。我做完第一届香港论坛之后就不再是组织者,但我主要把重心放在ICR(Interactive Conflict Resolution, 互动式冲突化解会谈),因为ICR是整个论坛的根本核心,也关系到论坛的长远发展。我满世界找调解员,希望ICR可以维持在高质量的水准,虽然过程中少不了磨合和困难。我们希望在做到基本不出偏差的前提下,让模式持续提升。这两年比较稳定,我们逐渐找到和培养出可以胜任的调解员。这点很困难,因为调解员不仅需要有在冲突化解领域的专长,也要对两岸议题有基本兴趣和了解,会讲中文、对这件事有热情、愿付出。我们一直在培养。
不过整个论坛在香港要继续扎根下去还需好好耕耘。虽然参加者的反馈通常都很好、我们一直也是做口碑,但宣传上做得还不够,不太容易让未参与过的社会大众去理解我们在做什么。这当然是基于ICR模式的局限——每次必须要保持十五个人的小规模才有可能达到深层次的对话目的,而且若非人们亲身经历过,不管用什么语言都很难表达ICR带给人的那种身心灵的冲撞洗礼之感。但从组织者的角度而言,我们在宣传上要提高的还有很多。
寻找海峡寻新代表
我们希望在代表筛选上打破单一的圈子、可以有背景不同的代表来反应出各地在这个议题上的不同声音,这样的观点光谱组合起来能够比较完整。在个人素质上我们希望代表们在自己的领域是优秀的佼佼者。 希望这15人(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和海外 三组各5名代表)都是和平的种子,在论坛结束回到各自地区之后,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议题。
海峡寻新的品牌理念是“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Peace-makers"——希望把冲突化解的和平构建模式、把人性化的理解带到两岸议题,真的去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海峡寻新的“新”也音同“心”,是冀望真的可以做到心与心的沟通,达到”寻心"甚至是灵魂层次上的交流。这里不是讲理、辩论或是进行理性上的学识探讨的场所。ICR通过还原人之为人的本质,彰显的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的价值和魅力,也可以感到人的苦痛、挣扎和不易;对冲突各方的同理心便易由之产生。毕竟,所有的冲突背后都是“人”,冲突的化解最终离不开人性关怀,需要对人类基本需求的理解甚至感同身受。同理心不是万能的,但缺乏同理心是万万不行的。这不是一件短期即能见效的工作,需要我们这些人一辈子不懈的努力和推动,甚至需要我们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虽然很艰巨,但总要有一些人去开始做这些事。和平本就来之不易,总有一些人需为此奉献牺牲。
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寄语
还是做好自己,很多事情都会水到渠成,很多时候都是“无所求而有所得”,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在修行,这对我的影响极大。做论坛是希望把感动带给更多人,而没太想那些名和利——这些东西若有的话当然好,但不是支撑我走下来的动力。尽管有很多挑战和压力,但内心很笃定,没有想太多。其实刻意追求往往不会持久,很多东西都是因缘。
追求社会影响力和功名在现实社会中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这些追求是“小我”的,也就是说追求背后的动机和意图仅是为了自我利益考量,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那么最终不会走得太远。而如果一个人的追求足够“大我"、"无我",那么只需做好自己就行了,其他不用想太多,走下去,你一定会获得收获,影响力会天道自然成。因为替天行道,道必筹之。我们都是宇宙中的蝼蚁,终归灰飞烟灭,要想的是能否用自己有限的几十年生命去帮助别人过得更好。我希望人们在思考扩大影响力的时候想想这些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毕竟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对于自身而言,我的目标是能做到“无我”(当然要达到是要靠毕生的修行)。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常春藤的绵羊,这挺可惜的。我看到有很多接受精英教育的学生自己本出身于很好的家境,或是从事的事业和享受生活的程度已完全满足、远远超越了基本的物质需求。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多思考能为社会、为世界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物质需求本就无止境,可惜的是很多精英教育出来的年轻人还是在追求仅为满足个人利益的自我成就。我更希望的是更多人走出舒适圈,看到资源的不平衡,先不说政府和市场该怎么调控,想想有没有心愿从自己先做起——自己如何选择,这部分是外界无法代替你去完成的。
我在哈佛大学和港大的那段时间,感觉身边的资源和机会丰富得几乎唾手可得;但真的不是说你影响了精英阶层,就影响了这整个社会。去街上走走,就能感到不一样了。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菁英标签堆砌而成的泡沫中。在人生目标里,只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蛮无聊的:追求的只是得到好的学分和成绩排名,毕业后去名声很大的公司或机构工作,然后就这样了,so what?
写在后面
如果让我找一个词来形容官晴,那就是美好。以前我以为形容一个人了不起最好的词汇是“牛”,但遇到官晴之后,我觉得就是“美好”。给人感觉与世无争,却也那么强而有力。那种深埋在心里的固执和善良,几经打磨和沉淀最终以和悦的表情和情绪传达出来。我想是因为她在禅修,让她能对着世间变化的态度显得云淡风轻。我们也聊到了如何避免把圈子越做越小,最后搞成一群“精英”的自嗨活动。国内的NGO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一代的年轻人也需要肩负起改变的大旗。
张秀丽,就读香港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曾参与由世青创新中心主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及联合国人居署举办的世界城市论坛项目。
近期项目推荐:
欢迎申请 | 世青-联合国气候变化青年领导力项目(德国·波恩)
欢迎报名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优秀主题海报“联合策展人”